| 索引号: | 14252938/2025-00061 | 信息分类: | 劳动、人事、监察/其他 / 通知 |
| 发布机构: |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发文日期: | 2025-09-05 |
| 文号: | 连人社发〔2025〕69号 | 主题词: | |
| 信息名称: | 关于发布2024年度连云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通知 | ||
| 内容概览: | |||
| 时效: | 有效 | ||
各县区(功能板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各处室、直属单位:
为全面反映连云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状况,现发布2024年度连云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连云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9月5日
2024年度连云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24年,全市人社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着力稳就业、惠民生、促改革、防风险、保稳定,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就业创业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11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5.9万人。帮助城镇失业人员就业4.0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17万人,新创设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924人,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组织青年(含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4005人,招录“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45名,其中支教16名、支医6名、支农2名、水利2名、帮扶乡村振兴12名、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7名。
新建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22家,兜底帮扶0.23万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全市7家省级规范化零工市场,全年发布零工岗位4.1万个。依托“就在江苏”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和“苏心聘”小程序面向社会发布岗位62万个。全市开展“直播带岗”34场,提供岗位3万个。
支持1.37万人成功自主创业,其中,引领大学生创业1632人、扶持农民自主创业3934人。创业带动稳定就业3.85万人。
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3.25万人次,其中,就业重点群体就业技能培训1.31万人次、创业培训0.64万人次、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1.3万人次。
二、社会保险
全年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基金总收入304.91亿元,比上年增加123.78亿元,增长68.34%。基金总支出299.73亿元,比上年增加127.52亿元,增长74.05%。
(一)养老保险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300.8万人,比上年末下降2.73万人。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96.57亿元,基金支出292.82亿元。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83.29亿元。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2.8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5万人。其中,参保职工76.99万人,离退休人员35.86万人。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执行企业制度参保人数97.4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7万人。年末纳入社区管理企业退休人员28.92万人。
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7.95万人,比上年末下降4.28万人,领取基础养老金人数76.7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省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228元,比上年增加20元。累计为3.97万名困难群体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费,累计代缴资金397万元。
(二)失业保险
年末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1.4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8万人。
失业保险基金收入4.53亿元,比上年增长4.62%,其中保费收入4.38亿元,比上年增长6.31%。基金支出3.86亿元,比上年减少6.99%。基金累计结余2997万元。
全年发放失业保险金2.16亿元,惠及2.05万人。
(三)工伤保险
年末全市工伤保险参保人数72.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66万人。
全年工伤保险基金收入3.81亿元,比上年增长19.02%,其中保险费收入3.76亿元,比上年增长20.48%。基金支出3.05亿元,比上年降低5.35%。基金累计结余0.17亿元。
全年认定(视同)工伤3781件,比上年增加198件。劳动能力鉴定3969件,达到伤残等级3137人,分别比上年增加409件和161人。享受工伤保险待遇4627人,比上年增加19人。
三、人才人事
全年新增专业技术人才2.05万人,3名高层次人才入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0名高层次人才入选市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新增高级职称2265人次。新增数字经济专业技术人才1265人。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6.45万人次。实施省市级高级研修项目4期,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220余名。入选省级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1家、省级乡土人才大师示范工作室2家,16人取得省第四批乡土人才高级职称。
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4.23万人次,共有3.4万人次取得不同等级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其中,0.86万人次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占取证总人数的25.29%。新增数字技能人才取证8374人次,专业技术人才通过职业技能评价取证389人次,评选首席技师1名。新增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荣获省卓越技师6人,培育市级专项公共实训基地2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组织职业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活动,联合各部门备案开展各行业职业技能竞赛16场,参赛职工5000人。遴选推荐50名选手参加第七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总决赛,荣获二等奖1个、三等奖5个。
全市新增参保高校毕业生3.4万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2389人。新招收博士后47人,资助博士后科研项目21项。新增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家。新引进海外留学回国人员106人,资助“海燕计划”创新创业项目11个。
年末全市共有技工院校9所,在校学生10571人。全年招生4431人,毕业2008人,毕业生当年总体就业率在98%以上,开展社会培训3.83万人次,建成高水平技工院校1所。
组织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105人,其中市属事业单位554人。组织实施各类人事考试35项,参加考试19.3万人次。
四、劳动关系
调整全市最低工资标准,市区(不含赣榆区)提高至2260元,各县和赣榆区提高至2010元。
各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接处劳动人事争议3.04万件,其中立案受理4507件,结案率99.56%。各类调解组织调处案件2.59万件,调解成功率90.02%。
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主动监察用人单位3085户,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022件。通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为2965名劳动者追发工资等待遇1769.11万元,其中为948名农民工追发工资866.63万元。督促49户用人单位申报缴纳社会保险费238.49万元。
五、系统行风和基础建设
年末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86家,其中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6家,社会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70家,年营业额47.04亿元。人力资源服务业专职从业人员1372人,为3.97万家次用人单位提供各类人力资源服务。
设立社会保障卡服务网点501个,其中快速发卡网点463个,累计发行社会保障卡538万张,其中第三代社保卡300万张,电子社保卡持卡覆盖率80.5%。“12333”提供咨询服务53.28万人次。
注:
1. 本公报中相关数据来源为正式年报及社会保险基金决算。
2. 本公报部分四舍五入数据存在分项合计与总计不等的情况,增量及增长率根据四舍五入后数据计算。
(此件公开发布)
(联系单位:市人社局规划财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