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提案办理
首页 建议提案办理
索引号: 14252938/2025-00053 信息分类: 劳动、人事、监察/其他 / 通知
发布机构: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文日期: 2025-07-16
文号: 连人社发〔2025〕58号 主题词:
信息名称: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44235号提案的答复
内容概览:
时效: 有效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44235号提案的答复

信息来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07-28 16:24

林文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提案》收悉,经与市发改委、国资委、总工会会商,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人才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积极完善服务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培养体系建设,不断加大各类人才培养引进力度,为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力资源支撑。

一是注重人才引进,构建“聚才磁场”。聚焦“引得进”,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浓厚氛围,构建人才集聚强磁场。以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围绕制约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企业发展的需求难题,拓宽引才渠道,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柔性引才等举措,切实把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来”。加大对高学历、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招聘力度,强化“线上+线下”双线招引,加大国内知名高校面对面招聘力度,提升人岗双向选择匹配度。积极实施“花果山英才”人才引育工程。围绕我市相关产业的人才需求,以在连高校和人才主要来源高校为重点,开辟引才专线,大力推进重点地区、重点高校精准引才工作。2025年组织招聘会280场次,提供岗位22.1万个次,创新招聘模式,优化“就业直通车”,开展多地劳务协作及多类专场活动。其中,2025年春风行动南北对接专场招聘会成效显著,40家企业提供2850个岗位,达成意向360人次,同步展示劳务品牌并线上直播,实现“双赢”。市国资委积极探索市场化引才机制,加大职业经理人选聘力度,印发《市属监管企业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操作指引(试行)》,引进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行业职业经理人,推动金融、证券类企业经营管理队伍实现市场化、职业化、专业化,进一步激发企业市场化经营活力。

二是发展技工教育,做强“育才引擎”。聚焦“育成才”,加强规划引领,优化技工教育布局,推进技工院校优胜劣汰,指导学校逐年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培养层次,优化专业结构,充分挖掘学校综合培养潜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2021年以来,共取消3所多年未招生的技工学校,恢复1所公办技工学校办学,新设立1所公办技工学校。目前,全市共9所技工院校,分布情况为海州区3所,连云区、开发区、赣榆区、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各1所,技工教育办学布局科学均衡。2023年指导江苏省经贸技师学院时隔19年重新恢复技师培养层次招生;2024年将技工院校技师、高级工志愿填报和录取批次从普通中专之后调整到和“3+3”高职并列,大大提高了技工学生生源质量;2025年指导连云港市技工学校升格高级技工学校,已于5月下旬接受省级专家评估考察。全市高级工及以上技工学生招生占比从2021年的8.77%,提高到2025年的37.36%,增长28.59个百分点。紧密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要,每年组织专家赴各校开展办学能力评估、专业调整指导,督促技工院校在场地、师资、设备方面增加投入,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2021年以来新增了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无人机应用技术、消防工程技术等专业,停招了幼儿教育、酒店管理、建筑施工等专业,专业与地区主导产业匹配度大大提升。

三是强化正向激励,打造“留才福地”。聚焦“留得住”,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健全留才激励机制。积极参与市人才新政3.0版政策的制定,配合市委人才办完善人才安居、购房券、生活补贴等实施细则和人才政策口径,按照财权事权相统一要求,进一步规范人才生活补贴发放流程。截至目前,2025年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网上市本级经办量3678件,共审批通过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5人,发放花果山英才卡359张,受理受理人才服务“一件事”相关需求631余件、服务满意率100%,为市区371名高层次人才审批通过购房券4675万元、1338名高层次人才审批2.0版人才生活补贴5351.4万元(按照连续发放三年计算),按月发放2.0版人才生活补贴累计5421.2万元。全面落实人社部、财政部“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要求,出台《连云港市“匠心筑梦·技耀港城”职业技能培训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按照“愿培尽培”“应培尽培”的原则,组织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促进劳动者以一技之长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并对符合条件的劳动者给予最低300元、最高8000元的培训补贴,营造重视技能的社会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收您的建议,深入思考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不断加强高技能人才引进、培育、交流力度,助推我市高技能人才队伍持续健康发展。一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江苏省“十四五”技工教育发展规划》精神,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推动我市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围绕我市重点产业、重大工程项目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指导现有技工院校调整专业布局,不断加强专业与产业匹配度,推动形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产业结构相匹配的技工教育布局。继续指导省经贸技师学院创建省重点技师学院;市技工学校升格高级技工学校,继续升格技师学院。二是加大产业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大力实施3.0版人才新政,广泛吸引顶尖人才、双创人才、重点产业人才、海外人才、青年人才、民生紧缺人才、高端技能人才等各类优秀人才,培养壮大本土人才队伍,打造人才服务标杆城市,为连云港产业发展提供坚强人才支撑。通过进一步政策引导,持续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把技能人才培养作为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引导更多企业完善技能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高级技师提升培训、技能竞赛等多项工作,多渠道培训培养技能人才。三是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健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发挥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性作用,优化高技能人才培养资源和服务供给,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助力连云港产业高质量发展。四是强化人才服务保障力度。继续发挥一站式服务中心跨部门、跨业务、跨层级协同共享的集成功能确保我市“三新一高”等重点领域引进的人才应享尽享快享各项人才红利。做好子女入学、百企千才审批工作,常态化做好属地人才购房券、生活补贴相关流程节点审批;筹划开展节日联谊、人才会客厅、亲子研学科普快闪及“卡码”融合体验行等“山海引才”人才服务活动,以优质服务建设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社交圈。会同市总工会,指导企业持续开展职工技术创新、能级工资专项集体协商,引导各类企业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探索实行年薪制、股权制、期权制等,推动薪酬分配向生产一线、高技能岗位倾斜,让技术工人获得与其贡献相匹配的收入的路径。

感谢您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恳请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连云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7月16日



联 系 人:樊婷

联系电话:85685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