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4252938/2024-00068 | 信息分类: | 劳动、人事、监察/其他 / 通知 |
发布机构: |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发文日期: | 2024-07-15 |
文号: | 连人社发〔2024〕54号 | 主题词: | |
信息名称: | 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4080号提案的答复 | ||
内容概览: | |||
时效: | 有效 |
〔A〕
〔公开〕
对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4080号建议的答复
林滔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强化技能教育推进人才强企的建议》收悉,经与市发改委、教育局、财政局会商,现答复如下: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江苏代表发言时指出:“我们要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这是顶梁柱,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信部等八部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不断完善我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持续优化人力资源供给结构,深化产教融合发展,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一、增强职业教育经费保障
积极探索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投入新机制。健全职业教育经费保障和动态调整机制,探索实行财政性经费与专业大类、办学规模、培养成本、办学质量等因素挂钩的差异化生均拨款方式。近年来,市财政局积极统筹资金持续加大财政对于市属高校生均拨款、教育质量提升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中等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经费不低于省定标准,生均财政公用经费达到当地普通高中的1.5倍,五年制高职学校后两年生均拨款执行当地高职院校标准。形成稳定且逐步增长的职业教育发展经费补助机制,保障现代职业教育项目建设成效。
二、鼓励技能人才培训培养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职业院校的基础作用和职业培训机构的支持作用,大力开展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全面落实各项培训补贴政策,对符合补贴申领条件的企业或职工个人发放培训补贴,每年面向企业职工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达1万人次以上。依托大型骨干企业和优秀技工院校、职业院校,大力建设技能人才培养载体。2022年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连云港市技能人才引进培养实施办法》,是我市首个引育技能人才专门政策。同年市人社局、财政局联合出台《连云港市高技能人才重点项目补助操作办法》,明确从市就补资金列支补助资金。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省、市两级专项公共实训基地10个,国家、省、市三级大师工作室20个,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国家、省、市三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网络。
三、推动校企联合培养人才
深入贯彻落实《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将促进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作为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激励政策制定的重要内容,积极出台促进校企合作的相关措施、优惠政策和办事指南。鼓励各类企业利用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参与校企合作,与职业院校共建共享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研发中心和产业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职业院校依托产业园区、龙头企业,重点建设产业学院20个。拓展校企合作路径,加速创新资源对接,匹配校企创新成果与技术需求,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产学研活动86场次,共组织34家高校院所专家服务企业开展技术攻关达511家次,签订合作协议79项。征集企业技术需求407项,发布高校院所科技成果2312项,校企联盟累计达1480家,校企合作深度与广度进一步提升。
四、营造良好时代风尚
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我市已备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52家,包含25个家企业自主评价机构、16家院校和11家社会评价机构,在全市开展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积极试点职业技能等级直接认定,建立覆盖全市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贯彻落实职业技能等级制度,规范开展日常评价督导和评价质量专项评估,采用“云眸工程”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智能化考试系统,充分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有效推动职业技能评价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加强宣传引导,利用苍梧晚报、连云港日报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公众号、手机台等新媒体,报道优秀技能人才风采,宣传技能人才补助政策,弘扬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贡献。广泛深入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对符合条件的选手授予五一劳动奖章、技术能手等荣誉,全面提高技术技能人才荣誉感和自豪感。
五、提升数字化教育与培训水平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凸显了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也要求尽快提升数字化教育与培训水平。我们鼓励开展数字技能类人才培训和评价,推广“线上+线下”培训模式,利用“江苏工匠课堂”学习平台,为缓解企业职工工学矛盾提供了一个自我提升的职业技能学习通道。目前已完成全年新增数字技能人才3000人目标任务。
您提出的“加强技能教育投入力度、完善技能教育体系、营造尊重技能人才社会氛围、加强数字化技能教育”等建议,为我们进一步推动技能人才教育培养助力企业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我们将充分吸收您的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提高资金保障能力。鼓励职业学校用好政府专项债等融资渠道,支持将职业教育领域符合条件的公益性项目纳入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充分发挥省级以上、市级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的引导、补助作用,支持我市高、中职院校开展“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职业技能大赛、实训基地建设、“产教融合”工作开展等方面。继续足额保障高职学校生均拨款及中职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和免学费补助。
二是强化引导支撑作用。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发挥政府部门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作的引导和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优惠政策宣传,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1+X”证书等政策,紧密对接产业,突出校企协同双主体育人模式改革,合作开发课程体系,精准定制行业企业所需人才,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优选合作企业,大力提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质量,吸引学生愿意、乐意到企业实习、就业。通过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建立校企长效合作机制。
三是发展数字化技能教育。全面推进适应新质生产力需要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改革,把握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契机,以数字技术高效赋能,在专业转型升级、打造智慧教育资源、促进内部治理现代化等层面稳步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积极开展企业员工数字化技能培训,助力传统产业企业转型升级。
四是持续加强宣传引导。及时总结宣传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挖掘和宣传基层一线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的典型事迹。树立结果导向的评价方向,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重视、关心、尊重高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
感谢您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恳请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连云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7月15日
联 系 人:樊婷
联系电话:85685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