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榜样力量

李扩启:扎根一线助脱贫 一片丹心献乡村

2019-10-18 16:41 信息来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字体:

【榜样人】

  李扩启系连云港市人社局干部,现在东海县安峰镇郄庄村扶贫,任安峰镇副书记,兼郄庄村第一书记。在扶贫期间,他因地制宜建立农产业项目,务实创新开展工作,积极通过多种途径将农产品转化成价值,努力实现“双增”目标,即:村集体经济增收,贫困户增收。2016年3月,李扩启到东海县桃林镇各庄村扶贫,当年就实现全村整体脱贫;2018年5月又到东海县安峰镇郄庄村扶贫,再一次实现当年全村整体脱贫。

【榜样事】

  “组织上信任我,派我扶贫,我就要真心地在农村为农民做点实事。”这是李扩启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三年来,他远离城市的繁华、舒适的家庭,来到东海县安峰镇郄庄村任第一书记,沉下心来甘当一名“村中人”。他扎根在贫困村,埋头做好对口帮扶工作,最终实现了东海县桃林镇各庄村和东海县安峰镇郄庄村的整体脱贫。

  以购代帮,产业扶贫促增收。2016年3月,李扩启到东海县桃林镇各庄村扶贫,深入实地调研,依托北芹蔬菜交易市场,争取国家财政部扶持村集体产业专项资金200万元,在各庄村建立蔬菜产业园。村集体流转土地800多亩,建了10座高效温室大棚,带动村民当年投资达2000万元,建立近100座高效温室大棚,蔬菜产业初具规模。贫困户在家门口就可以到蔬菜产业园就业,实现务工收入脱贫。但第一年因经验不足,种植的笋瓜由于收购价格低廉而出现滞销。李扩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方联系有关人员筹集资金,以高出市场每斤收购价0.5元的价格收购笋瓜,并将笋瓜推销出去。不仅没有使菜农出现亏损,反而为当年村集体实现创收30万元,85%以上低收入户实现脱贫,各庄村蔬菜产业园也渡过了最艰难时期。2018年,产业园中每个大棚平均净收入达10万元以上,村庄经济走上正常发展之路。

  携手同行,真情相助破瓶颈。2018年5月,李扩启调整到东海县安峰镇郄庄村扶贫,这次,他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先找市场,再上项目。经过多方联系,李扩启找到一位城市商超蔬菜供应商,合资创建旭阳蔬菜合作社,以客商带农户,实行订单生产。但合作社在推行过程中并不顺利,没有人愿意出钱入股合作社。看着好好的项目即将搁浅,李扩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李扩启多次召集村干部和村民开会,将项目的目的、意义、发展前景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分享给村干部和村民。除了思想上的动员,李扩启个人还拿出5万元给郄庄村在册贫困户每人买一股,个人承担资金风险,年底分红,只收一半红利,另一半红利由贫困户领取。三年内,贫困户可原价收回股份,若三年中贫困户已脱贫而仍不愿收回股份,可以将股份转给村集体,用于郄庄村的发展。看着充满干劲的李书记,很多人都被感动了,村干部和村民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也日益高涨。有的投5000元入一股,有的以土地形式入股,合作社成为了客商和村民的共同利益体,低收入户不仅有务工收入,还成为合作社的正式成员,共享合作社发展带来的红利。

  以身作则,乡风文明助发展。李扩启在开展帮扶工作时,始终坚持两手抓,一手抓产业项目,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李扩启倡导在桃林镇各庄村广泛开展评选“十佳道德模范”“十佳尊老敬老模范”等活动,由村委会授予奖状和荣誉证书,他个人出资10000多元购买实物奖品,春节前由村委会敲锣打鼓将奖状、证书、奖品逐一送到模范家中。在模范典型的带动下,各庄村不仅充斥着满满的正能量,更唱响着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2018年,安峰镇郄庄村建立了新的村级服务中心,有3间门面房闲置,李扩启请示领导后,决定将3间门面房用于建立“党群爱心超市”,将社会各界捐助的物品标明分值,置放在“党群爱心超市”,贫困户通过争创精神文明分数,到超市自选兑换所需物品。“党群爱心超市”变“输血”为“造血”,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改变了贫困户原先被动接受社会捐赠救助方式,变为积极主动争创精神文明分数,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桃林镇各庄村和安峰镇郄庄村每一处土地都留下了李扩启的身影,李扩启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对乡亲们早日脱贫致富的承诺,他把一片丹心献给了这片热土,这片土地也正以快马扬鞭的姿态走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给以他温暖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