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电视台:职业教育在“逆袭” 就业升学两相宜
2017-06-26 15:04 信息来源:市人社局
【字体:大 中 小】
【导语】眼下正是中高考的升学季,许多家长为了孩子能读个好高中、好大学而焦头烂额,不得已的家长也开始考虑职业院校。我市的职业教育目前正在上演一场“逆袭”,升学有道,就业率居高不下。然而,我市的职业教育发展也面临着资源缺乏、社会认可度不高等瓶颈。要突破这些瓶颈,需要政府部门的推动和引导,需要整个社会转变观念。
【解说词】赵云阁是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13级化学工艺高职班学生,去年代表江苏省在全国技能大赛工业分析检验项目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根据相关规定,他可以在明年毕业后免试“专转本”,自主选择江苏理工大学、金陵科技学院等省内本科院校继续深造。
【同期声】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13级化学工艺高职班学生 赵云阁:我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和更好的动手能力,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将更加得心应手。
【解说词】目前,我市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6所、高职高专3所。这些职业学校已初步构建了中高职衔接、中职与本科有机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学生可以通过分段培养、大赛升学等方式到本科院校继续学习。记者了解到,最近几年,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每年都有10多名学生升入本科院校。
【同期声】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 王广武:我们既有和普通高校和专科院校开展的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3+4、3+3这样的试点项目,还有面向我们职业学校专门设置的一个对口单招升学的项目。
【解说词】职业教育的升学之路越来越宽,不过职业教育归根到底是实实在在的就业教育。我市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上与产业结构对接,促进产教融合,建设实训基地。学校与企业合作,采取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学生前两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接下来两年到企业学习实际操作,第五年在企业进岗实习。学校按照企业要求,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学生一毕业就去企业上班。
【同期声】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医药系主任 胡玉涛:初中毕业以后在我们学校,经过五年一贯的这种系统化学习和训练以后,他在毕业以后在技能方面,更容易尽早地形成自己的技术、技能还有方法,更适合于工作岗位的需求。
【解说词】记者从市教育部门了解到,近年来,我市高职和中职学校毕业生的每年总体就业率维持在95%左右,其中,对口就业率87%左右,本地就业率65%左右。此外,许多职校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
【同期声】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处处长 樊继宽:它的总体就业率、对口就业率,还有本地就业率,(我们)都是跟踪考核的,向学生向家长来调研反馈,也是为了我们下一步制订招生计划、调整专业发展方向,作为依据。
【解说词】我市“十三五”教育发展规划中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服务需求、产教融合、中高职衔接、普职融通的具有连云港区域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和总体布局。到2020年,30%的职业院校学生升入本专科院校就读;建成15个对接区域主导产业的现代化中高职专业群、品牌专业;建成30个校企共建、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训平台;中职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率达到70%以上。
【同期声】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副主任 鲍晓峰:从人力资源市场上看,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从我市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化工、机械、电子等行业常年缺人手,尤其是技能型人才。我们建议求职者,掌握相应的技能才是实现就业的更好出路。
【解说词】我市的职业教育正在“逆袭”,但是也面临着许多发展瓶颈。我市的职业学校普遍经费投入不足,硬件设施标准化程度不高;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办学层次有待提升;体制机制不活,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社会上重普教、轻职教现象仍然突出,职校招生困难。记者了解到,针对这些瓶颈,我市正在从舆论环境、政策环境等方面寻求突破,例如,正在形成财政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市里每年安排不少于700万元的职业教育经费。
【同期声】连云港中医药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 冯维希: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教体系的行动计划,应该说对我们职业教育的学生,在学费减免方面、奖助学金方面,都有非常优厚的政策。广大考生家长,我们也要与时俱进,也要更新理念,特别是尊重学生实际的发展来规划我们孩子的成长道路。
【记者出镜】记者 曹玲玲:一个人的成长成才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重要的是不论上什么样的学校、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要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目前的职业教育,受到生源缺乏、生源质量不高的困扰,背后原因是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和歧视,家长和学生长期将职业教育作为升学的最后选项。在当今提倡“大国工匠”的时代,政府部门应围绕如何让劳动者愿意成为技能人才进行必要的引导,让技能者能够体面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