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人社局“五把关”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
2022-03-01 15:09 信息来源: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字体:大 中 小】
近年来,灌南县人社局坚持压实市场主体责任,重抓过程管理,严把工程建设领域工资支付“五道关口”, 一个项目一个项目逐个过关,做到早发现、早规范、早处理,力争把欠薪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创新根治欠薪工作机制,提升欠薪治理水平。2021年实现报监工程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录入率100%、施工现场维权告示牌设置率100%、实名制通道建立率100%、劳动合同签订率98.5%,工资专用账户运转资金2.44亿元,追讨欠薪580多万元,通报警示6家单位,列入失信人名单1家单位,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查处2名责任人,实现了全县工程建设领域欠薪案件持续动态清零。
一是严把工程开工关。首先严格设置开工前置条件,把实名制系统建立、人脸识别考勤、工资专户设立、工程款支付担保、足额缴纳工资保证金列为批准开工建设必备条件,一旦发生拖欠,用人单位缴纳的保证金将全部支付农民工工资;其次严格审核“无拖欠工资证明”,凡参加各类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的,招投标部门将“无拖欠工资证明”列为必备材料。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在出具“无拖欠工资证明”前,对该单位的工资支付情况进行认真核查,存在拖欠工资行为的单位,一律不予出具“无拖欠工资证明”,对未取得“无拖欠工资证明”的施工单位,实行“硬核”把关,一律不准开工;最后严格拨付房屋预售资金,建设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约定向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中缴存不低于进度款20%的资金,应发工资高于进度款20%,按照实际工资数额缴存工资专户,资金不到位的,停止房屋预售。
二是严把工资支付关。一抓联动发放流程。为规范工资代发流程,县治欠办成立工资审查小组,与农民工工资代发银行建立联动工作机制,银行每月根据工资审查组审查合格后的工资打卡表发放;二抓按月审查机制。总包单位按月向工资审查组上报考勤记录、工资表,审查组核定工资数额是否准确、签字盖章是否真实,对农民工随机电话访谈,保证足额发放。三抓欠薪清零底线。人社、住建、公安、法院等部门抽调骨干力量组建工程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维权大篷车”,定期巡查,及时、高效、便捷审理欠薪案件。劳动监察大队加大工资类案件执法力度,优先受理、快速查办。采用“五快”机制处理农民工投诉举报案件,即快立案、快调查、快取证、快处罚、快移送,做到最短时间结案,最快速度兑现。
三是严把竣工验收关。工程竣工后,确保农民工工资无拖欠。施工总承包单位申报竣工验收,建设单位在项目现场显著位置及县电视台进行账户注销公示,公示30日期满且无欠薪争议的,施工总承包单位方可申请注销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清理账户余额。
四是严把责任追究关。为压实工程项目单位工资支付责任,县治欠办及时印发《关于建立工程建设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的通知》,为相关责任单位划定红线。对项目建设单位违反《条例》规定不能限期整改的,实行“三级追究”:第一次书面警告,列入重点监控并公开通报;第二次暂停办理商品房预销售、合同网签备案;第三次全面停工,不释放预售监管资金,情节严重的,限制承接新工程,降低资质等级直至吊销资质证书。对施工总承包单位欠薪的,实行“累进追究”:欠薪10人以下,法人诫勉谈话;欠薪10人-30人,通报批评,记入信用档案;欠薪30人以上,限制市场准入,清出我县建筑市场,实施联合惩戒。
五是严把舆情引导关。针对当前互联网舆情多、传播快、影响大的特点,县根治欠薪领导小组办公室、宣传、网信、公安等部门建立欠薪舆情应急处置机制,密切关注互联网欠薪舆情,发现欠薪敏感舆情,立即查准消息源,核实事实真相,及时在“灌南在线”、“灌南人社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正面发布信息,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掌握舆论主动权,防止出现恶意炒作,坚决杜绝农民工工资重大舆情事件和极端事件的发生。(陈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