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调解化纠纷为民解忧暖人心 连云搭建“劳动仲裁+法律援助”便民桥梁
2021-07-20 10:35 信息来源:连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字体:大 中 小】
连日来,连云区积极开展“仲裁服务月”活动,打造“便民仲裁”服务品牌,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升仲裁服务质效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开通“绿色通道”守初心重担当
7月20日,13位农民工围聚在连云区社会治理中心劳动仲裁窗口,紧拉着仲裁员的手,激动地说:“拖欠的工资我们都收到了,没想到十天就解决了这么大的难题,实在是太感谢了!”
据了解,连云区某服装公司因经营不善,无法正常生产运营,出现裁员、拖欠职工劳动报酬等--系列侵害劳动者权益的问题。考虑到该公司被裁员劳动者多为外地农民I,维权成本较大,连云区仲裁院当即开通职工维权“绿色通道”,指派专职调解员从咨询.申请、调解等各方面给予劳动者一站式维权服务。同时,多次与企业负责人沟通释法,陈明利害,使得双方快速达成一致,案件结案时限整整缩短了一个多月。
连云区通过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与仲裁业务的深度融合,开展“便民仲裁”品牌化建设行动,通过践行“一线工作法”,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线抓落实,强力提升劳动仲裁办案质效水平,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今年以来,连云区仲裁院共为85名职工追索工资14.4万余元。
“四位一体"机制化纠纷促和谐
连云区始终秉承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和保障企业生存发展并重的理念,倾力打造律师免费咨询.无偿法律援助、监察主动执法.快速调解仲裁“四位--体”职工维权服务机制,使连云区“便民仲裁”品牌深入人心。问需于民,通过征求意见建议座谈会、12345诉讼服务热线、“连云人社”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征集群众需求,切实解决-批群众“急难愁盼”和“最恨最怨最烦”的突出问题。问情于民,通过深化“群众需要仲裁员到”党建项目、优化“诉源治理普法直通车”精准普法品牌等,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高效解决。问难于民。聚焦特殊困难群体,着力破除“数字鸿沟”,开设“流动仲裁庭”,将仲裁庭开在当事人“家门口”,变被动等待为主动上门,让群众不出广就办事,打通仲裁为民“最后一公里”。
“互联网+仲裁”拓渠道强服务
连云区人社局创新探索“互联网+仲裁”新模式,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解决劳动争议难题。今年,已通过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在线调解服务平台线上调解63件,有效将劳资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让老百姓通过网络、手机实现“不出门”维权。结合“仲裁服务月”,在区内重大项目工地开展普法宣传系列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接受咨询3000余人次。与司法局、信访局等部”]联动开展“调、裁、诉”一体化办事服务,形成合力,将更多劳动.人事争议矛盾纠纷通过调解方式及时化解,减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数量及因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纠纷到法院诉讼的案件数量,有效缩短维权时间.促进劳动关系稳定和谐。截至目前,共调解成功46起劳动纠纷。,调解率达68.18%。(通讯员 龚昕 顾敦慧)